欧洲中国画展始末

一九三〇年海粟旅欧,鉴于欧人对东方艺术理解日增,乃计划作中国艺术之出国宣扬。当时设计分为二步:第一步征集中国现代绘画作品在欧洲展览;第二步与欧洲各国订立交换展览。以为沟通文化长久之计。是年秋居法京巴黎时,与彼国大师阿尔贝·贝尔纳、阿芒-让、莫里斯·德尼、朗特斯基等十余人,教育部美术司司长保罗·莱昂,国家美术院院长台若诃亚等数人,讨论先在法国举行中国现代绘画展览会,当蒙一致赞助,即会同驻法公使高鲁,与主管人国家美术院院长台若诃亚,订明于一九三三年冬季在巴黎龚古尔广场亦特巴姆美术馆举行。一九三一年三月,海粟受德国法兰克福中国学院之聘,讲演《中国绘画上的六法论》,并在法市美术馆展览拙作及诸友作品。六月又移海德堡展览,一时佳评不绝,影响之大,出于意料。盖时适某国在柏林普鲁士美术院举行大规模之现代绘画展览会,其中作品,大抵为迎合欧洲一般人心理而制作,所以欧人视之,反觉东方艺术徒事皮毛之欧化,而未见特长。及见法市中国现代画展,咸惊叹赞赏不已曰:“今乃见东方艺术之真面目矣。”柏林艺坛权威者屈梅尔教授等诸人,即向使馆询问,使馆亦感有在柏林举行大规模中国现代画展之必要。乃电促海粟至柏林,爰正式与普鲁士美术院、东方艺术会各机关谈判,并迭与东方学者屈梅尔教授、白舒孟教授、佐尔法博士、佛朗克教授、克伦配雷博士等详细探讨。四月八日由使馆邀上列诸人茶会,并由海粟即席挥毫,众皆称赏不置。即由使馆正式与东方艺术会普鲁士美术院谈判,决定以普鲁士美术院为展览会场,且先推定德方组织委员沙尔武等十人。凡此接洽经过,几费周折。端倪既具,蹊径乃开,海粟始归,请于政府,告诸国人。

归国之日,为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其时国难方殷,人心激动,政府未遑艺术之事,爰在上海先与蔡孑民、叶誉虎诸先生计议一切,至翌年六月行政院第四十二次会议始决定,聘教育部部长,中央研究院院长,北平研究院院长,驻德大使,叶恭绰、陈树人、高奇峰及海粟为筹备委员。是年八月六日,在上海开第一次会议,当即议决成立筹备处,即设在上海亚尔培路三三一号中央研究院,并推蔡元培、叶恭绰、陈树人及海粟等六人为常务委员,以蔡元培为主席。至十一月经行政院七十四次会议,又聘王一亭、齐白石、狄平子、张泽等七人为筹备委员。一九三三年一月二十三日,开第二次大会,决议采用通信征求作品,作品范围,依中、德双方协议,专限于现代,并附近代绘画。计通信征求者凡二百六十余家,皆各处名家而经各筹备委员之介绍提出会议通过者,经数月之征集与选择,计得现代精品四百余件,近代名作一百帧,此外如清乾隆时代迄于今时之各种颜料、纸、绢、绫、笔墨等画具,亦均罗致甚富,携往会中附带陈列,俾供外人参考。在国内先后开大会三次,常务委员会六次,期间经蔡孑民、叶誉虎二先生之苦心擘划,及各作家之踊跃出品,始抵于成。一九三三年十月常务会议,公推海粟为赴德代表,随带作品六箱,搭十一月十三日之意大利船康丁凡特号起程赴欧,十二月八日晚抵柏林,德方委员屈梅尔、孔威廉、莱特曼士,驻德使馆谭代办,秘书谭庄甫,张景煃迎于驿,谓德方开委员会数次,因开幕期迫,已电促云。

当时屈氏面订于十三日在东方美术馆举行中、德两方执行委员联席会议。是日上午海粟偕张、曾二君与会,德方委员到克伦配雷,屈梅尔,林特,孔威廉,莱特曼士等十一人,克伦配雷为主席,先由主席致欢迎词,并报告开会日期云。前已决定于一月十三日开幕,至三月四日闭幕,海粟以时间太迫促,各种手续及印刷品预备不及,经再三讨论,乃决定一月二十日开幕,三月四日闭幕。当时中、德双方共同启箱检画,对作品均极满意,惟目录太简略,议决重编,每幅均注明纸心或绢心、题款内容、制作年月、作家籍贯,以备观众研究。并嘱海粟撰一长序谨述中国画之特点及各画派之源流,刊于目录之首。十四日始每日至东方美术馆办公,一月五日下午又开中、德执行委员联席会议,德方到佐尔法、克伦配雷、阿末斯道夫、屈梅尔等十余人,由东方美术会会长佐尔法主持,议决下列各事:

(一)请柬由普鲁士美术院负责,致外交团各官署、各地方政府、各学术机关及名流记者,以四千份为限。

(二)十九日招待各国记者及政府要人预展。

(三)开幕日节日:德国教育部长罗士得致词,中国代表刘海粟、普鲁士美术院院长佐尔法、中国驻德公使刘崇杰演说。

(四)马路广告、电车、火车及地道车广告十万张。

(五)无线电播音德国境内。

又由我方精印中国现代名画一册,附以中国画派一文,预备开会时分赠德国各机关及学者。

一月二十日上午十时,中国绘画展览会,正式在柏林之巴黎大广场普鲁士美术院开幕,当日赴会人数之多,为以前各国画展所未有,德人称为近代欧洲艺坛之最大盛举。计是日到会者有各国大使,各地方政府代表,名流学者,不下三千五百余人。展期四十五日,每日观众四、五千人,全德各报一致称扬,佳评五百余篇,佥言中国现代画神韵生动,为超绝的理想世界。一时轰动,不仅为德朝野所称赞,且引起欧洲其他各国之注意,汉堡、慕尼黑、莱茵河各省,荷兰、瑞士、捷克、法、意、英、波兰各国,在当时先后函电聘往展览,并有派人到柏林与海粟面洽者,其对于欧人影响之大,震撼之深,可以想见。

海粟乃请示政府,允许继续展览,遂至各处巡回,综计两年间在各国大规模展览者达十五次之多,兹依时次列简表如下:


一  德  柏林

(一)主办机关:德方,普鲁士美术院,东方美术会。华方,中央研究院。

(二)主要组织委员:德方,外交部长、教育部长、佐尔法博士、屈梅尔教授、克伦配雷博士、白舒孟教授、林特博士、孔威廉博士、莱特曼士博士。华方,蔡元培、李石曾、叶恭绰、陈树人、朱家骅、刘海粟、教育部长、驻德公使。

(三)会场:普鲁士美术院。

(四)会期:一九三四年一月二十日迄三月四日。

(五)参观人数:十四万人。

(六)售出作品:五十三帧。

(七)批评:德各省各报批评五百六十篇。兹摘译重要者一篇如下:

柏林西报《中画的物质超越化(精神化)》(记者F.W.Sch):此艺术展览会,将通行全欧,今由吾德始,实一无上之荣幸,最可注意者,中画派别虽多,而战线则一,诚黄种民族独有之艺术也。中国艺术,往日亦如吾德或荷兰之艺术,约分南北两派,北派严格谨守,学院宗之;南派洒脱自然,思想是尚。今则约分三派:1.文人画派,精神化最甚,尤重内容思想,合诗画于一炉;2.学院派,重形骸描摹;3.崇古派,以摹古逼真为尚;更有折衷者略与欧派相近,采其远景与光影作用之画法而不使完全欧化。中画的物质超越化,原于中国画家所宗之特别观点,摄影式的实体之复描,非其所尚。“画乃不可言状之诗文”洵不巫也。此种物质之超越化作品,固甚易受轻浮观者之忽略,而加以百画一式之武断。观者必先能爱好而亲切地观察,方知各画各派之分,即彼一枝一叶之微,亦具有其象征意味。盖中国画绝非修饰独尚,如彼日本之作派也。此中国几千年文化,集中于此由内心观察而以毛笔或手指作成之墨画之中,水面天空与背景之连缀,文人画与崇古两派不之尚也。画中各物皆飘摇在纸上,成为不可思议的巧妙艺术,随观者之观点与趣味之不同,而加以不同的思想上之补充。故虽一藤一葛,一草一木,皆充满着精神,而反映出中国人的大自然之爱与东亚人的才能。题材大都花木、动物与山水,绝似歌剧中之美曲一奏,情绪如何,全视听众之音乐享受能力而定。明哲之士,知保其可贵之国粹,艺术家则更进而倡尚其气韵。画家之感觉与思想,表之于画,传之以神,几千年如一日,基于民族之精神与血液而生出之艺术,脱其形骸而精神化之,实足为吾等师矣。


二  德  汉堡

(一)主办机关:汉堡市政府,汉堡美术院。

(二)主要组织委员:德方,汉堡市长迦克门、汉堡美术学院院长莫德孟博士、东亚学会会长莫赫博士。华方,蔡元培、朱家骅、叶恭绰、陈树人、张道藩、李石曾、刘海粟、教育部长、驻德公使。

(三)会场:汉堡美术院。

(四)日期:一九三四年三月二十五日迄四月八日。

(五)参观人数:五万六千人。

(六)售出作品:十九帧。

(七)批评:二百八十余篇。


三  德  杜塞尔多夫

(一)主办机关:杜城市政府,杜城美术院。

(二)主要组织委员:德方,杜城市长霭丕、杜城美术学院院长佛朗特、美术学校校长刚特。华方,蔡元培、叶恭绰、刘海粟、陈树人、朱家骅、张道藩、教育部长、驻德公使。

(三)会场:杜城美术院。

(四)会期:一九三四年四月五日迄五月五日。

(五)参观者:四万人。

(六)售出作品:十五帧。

(七)批评:一百三十六篇。


四  荷兰  阿姆斯特丹

(一)组织机关:阿市市政府,荷中协会,阿市美术馆。

(二)主要组织委员:荷方,阿市市长、荷中协会会长瑞立博士、东方美术馆馆长梵司铎白、东方美术会秘书长唯士。华方,蔡元培、叶恭绰、刘海粟、陈树人、张道藩、教育部长、驻荷公使。

(三)会场:阿市美术馆。

(四)会期:一九三四年五月五日迄六月一日。

(五)参观人数:三万六千人。

(六)批评:二百八十余篇。


五  荷兰  海牙

(一)组织机关:海牙博物馆,荷中协会。

(二)会场:海牙博物馆。

(三)会期:一九三四年六月八日迄七月五日。

(四)参观人数:四万八千余人。

(五)批评:九十余篇。


六  法  巴黎

六月十日至七月十五日特吕霭画院为海粟举行个人作品展览会,陈列海粟油画四、五十帧,中国画八十帧,后由法国国家画院购藏油画《西湖之秋》与中国画《三千年蟠桃》二帧,佳评五十余篇。


七  瑞士  日内瓦

(一)主办机关:日内瓦市政府,历史美术博物馆。

(二)主要组织委员:瑞方,日内瓦市长、历史美术博物馆馆长铎纳博士、费许博士。华方,蔡元培、叶恭绰、陈树人、刘海粟、张道藩、教育部长、驻瑞公使。

(三)会场:日内瓦历史美术博物馆。

(四)会期:一九三四年七月九日迄八月十九日。

(五)参观人数:四万五千人。

(六)售出作品:十六幅。

(七)批评:六十余篇。


八  瑞士  伯尔尼

(一)主办机关:瑞京美术大厦,伯尔尼市政府。

(二)主要组织委员:瑞方,瑞士教育部长、瑞京美术大厦主任、干格尔博士、费许博士。华方,蔡元培、朱家骅、叶恭绰、刘海粟、陈树人、张道藩、教育部长、驻瑞公使。

(三)会场:瑞京美术大厦。

(四)会期:一九三四年八月二十五日迄九月二十五日。

(五)参观人数:四万九千五百人。

(六)批评:八十余篇。


九  瑞士  日内瓦

日内瓦中国国际图书馆,因九月间国际联盟大会各国人士咸集,再嘱托海粟代为主办中国美展,俾资宣传,海粟在最短期内,由柏林运到新作二百帧,并向各收藏家借得明清瓷器漆器三百件,九月十二日起市府大厦展览一月,极为各国代表所称誉。


十  英  伦敦

(一)主办机关:大学委员会,中国公使馆,中华协会。

(二)主要组织委员:英方,劳伦斯·比尼恩、路伦廷爵士、罗士爵士(伦敦大学东方学院院长)、康斯透尔教授(伦敦大学美术研究院院长)、叶友教授、李惠林爵士(皇家美术学院院长)、麦唐纳爵士(中华协会会长)、伦敦市长、教育部长赫利法克勋爵。华方,蔡元培、叶恭绰、刘海粟、李四光、蒋彝、熊式一、驻英公使。

(三)会场:新百林敦画院。

(四)日期:一九三五年二月二十日迄三月二十三日。

(五)参观者:十万三千人。

(六)售出作品:二十六帧。

(七)批评:各报佳评四百三十篇,兹先译一篇如下:

孟鸠斯德导报一九三五年二月二十三日《评论中国的艺术》:在现今中国内外多事之秋,仍旧继续踏着描写自然、抒放性灵的步武。和以前一样,英伦三岛对于中国艺术的见解,有多种不同的言论和派别。这次在伦敦新百林敦画院举行的中国近代画展览会,值得我们注意的,正是它所显示着的中国艺术的趋向,即使在现代都市上海的艺术家,也是遵从古代绘画的“气韵”原则。气韵是什么呢?是作家的品格,内心,和灵感之整个和谐的调和。中国艺术的学派,对于刚和东方文化接近的欧洲人来说,是不很容易辨别的。不过大家都承认,中国的画里,其民族的特殊风尚仍旧保持着的。现代和古代一样,画里都蕴藏着丰满的诗意,这两者的结合是很合宜的,因为中国书法和绘画,都使用同一毛笔的缘故,在用笔的式样和轻重里,画家微妙地表现着自己的个性,中国画的依据,就在笔法的挺拔和典雅。展览会里的画,大部分是单纯用中国的黑墨画起来的,着色的只占着一小部分。据许多中国画家的意见,认为色彩是不重要的,作品整个笔墨的谐和,就能自然的启发色调的感觉来。画的主体,可以分别为山水、花鸟、人物等几大类。中国对于古代的崇敬,可从许多张古装人物,得到证明;即使外行也能够看出古典的意味来。同时,琳琅满目的展览品里,充满着异常的活力和自然的秀美。主持这次展览的是刘海粟先生,一位负有盛名的中国艺术家,他的佳作很多,作品的数量也很丰富。至于中画的作家,有人告诉我,大半是先前或现在从事学术工作的人,有些是诗人兼画家,只有一小部分,才是我们所谓的职业艺术家。刘先生是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校长,对于青年艺术家的培养影响很大。他的作品,表现的范围也很广,《老马穷途》是较有现实性的,似乎保持着他特有的作风;《古松苍鹰》表现高远和空灵的组合,这也许就是中国画的要素。

对于这异国现代伟大的艺术,若无事前潜心的研究,不易下笔评论,不过,这和以前历次见过的展览有不同的旨趣则是可以肯定的,而且许多专家告诉我们,这些都是中国近代画的代表作。最后我们同意劳伦斯·比尼恩的意见,中国绘画里固有的传统,并未竭蹶,泉源仍不息地涌流着。


十一  捷克  布拉格

主办机关:捷克艺术院,东方学院,布拉格博物馆。

主要组织委员:捷方,史戈彭斯基博士(艺术院院长)、海伦博士(博物馆馆长)、海德玛博士(东方学院院长)。

日期:一九三五年四月一日迄四月二十八日。

会场:布拉格博物馆。

参观人数:四万余人。

批评:四十余篇。

此两年来在上列各国巡回展览,其间尚有德国之耶拿,斯图加特等城市亦分别陈列一部分作品,均得相当成功。在各国展览其间,同时更举行大规模之演讲会,对中国画史及中国绘画上之“六法论”作有系统之讲演,使雅好中国绘画之人士,对于中国艺学有确切之认识。每至一地,除由海粟自己担任讲演外,并聘该国之著名东方学者或东方美术史专家,公开讲演。兹将各处演讲次数列一简表于后:

一九三四年一月二十八日刘海粟在柏林普鲁士美术院演讲《中国画派之变迁》。

一九三四年一月三十日佐尔法博士在柏林普鲁士美术院讲《中国山水画的特点》。

一九三四年二月十日刘海粟在柏林大学东方语言学校讲《何谓气韵》,并即席挥毫。

一九三四年三月二十六日刘海粟在汉堡美术院讲《中国画家之思想与生活》。

一九三四年四月八日刘海粟在杜塞尔多夫美术会讲《中国画与诗、书》。

一九三四年五月七日刘海粟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讲《中国画之精神要素》。

一九三四年八月二十七日刘海粟在瑞京美术大厦讲《中国绘画上的六法论》。

一九三四年九月二日费许博士在瑞京美术大厦讲《院体画和文人画》。

一九三四年九月八日干格尔博士在瑞京美术大厦讲《中国人为什么爱画松、竹、梅》。

一九三五年二月二十五日劳伦斯·比尼恩在伦敦中华协会讲《中国近代画》。


(十一) 一九三五年三月十二日刘海粟在伦敦中华协会讲《中国画与六法》(用映片),讲稿刊于四月号《Studio》。

(十二) 一九三五年四月二日蒋彝在伦敦中华协会讲《中国文学与绘画》。

(十三) 一九三五年四月十日海德玛博士在捷京布拉格博物院讲《中国画学上之特点》。

(十四) 一九三五年四月二十一日海伦博士在捷京博物院讲《中国近代画史》。

此次中国现代名画至各国大规模展览,在吾国固为有力之文化播扬,而同时又为对西方学术界的重要介绍,各国青年学者对研究中国绘画之兴趣,亦因之而引起。如德国康达克博士、英国贾克生女士已先后来华,柏林、巴黎等处美术馆,均特辟中国现代画所。凡此种种,实开国际文化史上之新纪录,其所得之效果,颇有可述,约略言之如下。

(一) 改变欧洲学者以前之错觉。欧洲各国之东方学者及美术史家著书立说,对于中国古代美术之价值固一致推崇,惟以为元、明以后中国即无艺术可言,若辈成见,恒以中国历代灿烂美妙之艺术,至今已成绝响。加之近年来东邻政府屡拨巨款,力事宣扬其国之现代艺术,俨然以东方唯一之最高地位自居。故一般欧人亦视中国为过去,对于现代东方艺术,只知有日本而不知有中国,甚至产生中国现代无文化之谬论。此次现代名画至各国展览,予各国学者以深切研究之兴味,并与各国人士有普遍接触之机会,遂使各国人士一变以前之错觉,深信中国艺术尚在不断长进之途中,群相叹服,且引为师法。此种议论,见载各报,确为吾国当前绘画艺术生色不少。

(二) 此次播扬艺学增高中国国际地位。要使中国国际地位增高,对于各项问题之谋得解决固然需要,而对于中国文艺复兴运动尤为急切。观乎近代欧洲各国的发展,无一非先经伟大的艺术运动与思想运动。现在称强于世界之各国,同时也为近代文化最发达之国家如:法、英、俄、德、意,当其国力尚未展开以前,必有伟大的思想家与艺术家本百折不回之精神,从事伟大的思想运动与艺术运动,以鼓起大众独立坚强之人格与独立无畏之精神。伟大的艺术家与思想家,实为一民族之灵魂,从此次在欧画展所引起的各国人士对于中华民族之尊崇,可以证之。故此次画展,不独使一般欧人学者过去对我国艺术之错觉为之一变,而国际地位之增高,实亦与有力焉。(一九三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