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2013上海青年美术大展——《新民周刊》专访张坚馆长

《新民周刊》:我们得悉,2013上海青年美术大展将于11月10日至12月10日在中华艺术宫举行。与以往一样,今年的活动仍然由刘海粟美术馆、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和明园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不同的是,它今年还作为上海市首届市民艺术节的项目之一。上海青年美术大展自1999年恢复举办以来,每两年举办一次。确定的主题相当丰富,也起到了创作导向的作用,比如“与未来对话”、 “我们的视野”、 “视觉惊艳”, “从这里出发”、“炫”等,今年的主题确定为“生长”,先请你谈谈今年的主题内涵。

张坚:上海青年美术大展是一项涵盖了国油版雕等诸多绘画门类的综合展项,今年还增添了青年摄影单元。对这样覆盖面广泛的大型展览,每届的展览主题既要宏阔又要有时代的气息。今年选择“生长”作为展览主题,主要取意生命的勃发与韧劲。“生长是一个由小而大,由弱而强的过程,是保持运动的进行时,是生命力的想征。青年艺术就像一株强韧的植物,拼力生长,生机勃勃。”希望通过展览,呈现和传达青年艺术人才的历练成长的过程,以及青年艺术的稚嫩却生机勃勃的景象。

《新民周刊》:十多年来,青年艺术家处所的创作环境有了很大改观,应该说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度。总体而言,青年人的视野更加开阔,捕捉信息更加丰富,价值取向也可能多元,思考的问题也可能从艺术本体扩大至更大的关照范围。但同时,在今天日新月异的社会中,在政治、资本、后殖民等众多纷繁的话语中,人心浮躁,财富效应强烈,青年人面临的诱惑、干扰或许也更加凌乱而且粗暴,能否静下心来潜心创作及大胆探索,已经成为一种绕不过去的考验。你认为报名参赛的艺术家,一般都抱着何种心态?

张坚:上海青年美术大展自1999年恢复以来走过的十几年,是中国当代艺术最富传奇色彩的十余年,从勃发、巅峰到谷底,中国当代艺术经历的骤变不能不说对青年艺术家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从价值观到形式语言都对青年艺术有着很强的干预性和左右力。近两年间艺术圈比较流行的题材和绘画语言都会立即体现在当届的青年美展中。青年美展辐射的范围从年龄上看是45岁以下的艺术家。但真正最踊跃的参与层基本锁定在20——30岁的青年艺术学生和刚刚走出校园徘徊在成功前夜的青年艺术家。青年美展对于他们无疑是最好的舞台,与自己的同龄人竞争,胜出的机遇要远远高于与前辈的竞争。因此这个舞台能提供给青年人更多的展现机会与空间。我想投稿艺术家都是抱着热爱艺术之心,渴望走向成熟、走向成功的。

《新民周刊》:从近现代艺术发展历程看,大赛是选拔人才的有效形式,上海青年美术大展也是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重要契机。那么从以往各届大赛的情况来看,涌现出了哪些有潜质的、初露锋芒艺术家?他们在斩露头角后的发展情况如何,能否继续证明自己?

张坚从1999年至今,上海青年美术大展的确为青年人提供了许多机会,也有很多优秀的艺术家从这里走向了更大的舞台。比如,1999年参加上海青年美术大展的艺术家中,有许多眼下已经是一线的成功艺术家,比如张恩利、杨福东等等。当然那一届有他的特殊性,就是上海已经许多年没有官方举办的青年艺术展览,当时也正有许多刚刚毕业的青年艺术家落户上海,在上海工作,需要一个出口展示自己的创作。正是这个契机,使许多日后声名显赫的艺术家在1999上海青年美术大展上亮相。之后,上海青年美术大展凭借两年一届,评委评选的机制真正意义上推出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家,如丁蓓莉、张见、石至莹、洪键、赵晓东等等。在最近刚刚获悉,去年年底北京保利的拍卖中,张见的《警幻的预言》拍出80.5万。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艺术家的价值。在上海青年美术大展的舞台上获得承认之后,对青年艺术家无疑是重要的推动力,无论在自信心上还是未来的展示机会上,都有很大的收获。

《新民周刊》:大赛是一次人才结集,也是大浪淘沙的历程,在拥抱成功者的欣喜中,难免有遗珠之憾,在你的记忆中,有没有这样的遗憾?如果有,大赛在评选机制方面有哪些改善?

张坚:对于有评审机制的大型展览而言,沧海遗珠之憾我不能肯定没有。但像当年1863法国沙龙遗落马奈那样的大憾,至今还未发现。由于评委的人数与结构的限定,每一次的展览都会因评委的知识结构和趣味产生一些变化。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但不断校准评委的结构,是保证展览水准的重要途径。比如这次,我们在评委结构中注意地域平衡(作为全国性展览,评委的地域平衡很重要,每个地域的评委都会对当地的青年艺术比较了解);知识结构平衡,此次评委包括了各个门类的艺术家、评论家、艺术机构负责人等等。力求建立一个有公信力的、机构完善的评委团。

《新民周刊》:评委们在讨论、评审参展作品时,在主题诠释、思想内涵、表现技巧、创新精神、艺术家潜质诸方面是如何把握的?评委的个人经验与喜好会不会影响作品的最终审定?

张坚:在初评过程中,评委一般甚少交流,因为第一遍筛选比较容易。在复评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几张作品的上下而有激烈争论,这就显示了在总体的艺术评判的流向中,评委们基本保持一致,总体体现在题材与表现两方面。但在某些超出一般评审标准的作品中,评委或以超验的预测或以经验来评判时就会产生分歧。因而,评委的个人经验和喜好必定会影响作品的审定。但好在这是一个由在艺术各门类中非常优秀的人才组成的评委团,卓越的专业素质保证了他们的选定不会与事实有大的出入,并且会提供一种新发现的欣喜。

《新民周刊》:为何青年美术大赛会出现多年大奖空缺的情况?

张坚:没有评委团认为有分量的好作品出现,这也是我们主办方一直比较遗憾的,并非故弄玄虚。

《新民周刊》:通过大赛,我们将参与者与其呈现的成果置于全国范围来考察,你认为上海本土青年艺术家在整体上有何优势?有何欠缺?大赛在多大程度上可能引导青年艺术家的创作进程?

张坚:上海本土青年艺术家的成长环境比较优渥。上海作为中国近现代艺术的发源地,丰富的艺术传统资源和人才代出为青年艺术家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同时上海作为当今中国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作为信息的交汇点,也为青年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许多的咨询,同时上海这座城市本身的急速发展与遭遇的问题与挑战对于艺术家的创作来说一个极大、极丰富、极具时代性的资源库。这些都可以看作是上海青年艺术家的优势所在。所谓欠缺,优势的反面就是劣势。不去思考这些纷繁的咨询和资源,心猿意马,都会使优势变为劣势,反倒不如安静的环境更能促人思考。所以很难就整体来谈优劣,只能是看个人,毕竟宝塔尖上的珍珠只属于时代的娇儿,没几个人。

近几年来,包括青年美术大展在内的许多全国性的征集性展览都在碰到瓶颈期。现在对艺术家更多的影响可能来自画廊、国外的双年展还有拍卖。干预性的引导对于青年美展来说已经成为过去,预设性的发现应该是这个青年展览未来的发现。发现青年胜于培养青年。

《新民周刊》我们得知在2011年青年美术大赛的作品展曾在位于塞纳河畔的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展出,这是唯一一次,还是曾经办过多次?将来还考虑出国办展吗?

张坚这是一次很好的尝试并且很成功。此次在10月份我们还会策划一个“纸上精神——上海青年美术大展优秀艺术家邀请展”去往荷兰展出。在国际交流中我们体会到了青年艺术传播与交流的意义。使国外观众了解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状态,举办艺术展览是很好的途径。

《新民周刊》:与欧洲青年艺术家的创作现状比较,中国青年艺术家与他们在创作题材、表现手段、使用媒材及商业运作方面还有哪些可以互补的?

张坚:在当代的部分,我觉得中国青年与欧洲青年在技术层面是同等的,这得益于学院教学结构的调整和大量的出国留学机会,使技术的鸿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填补。但在精神的层面上,每个地域的社会生存与精神传统都会为各自的青年提供不一样的感受和思考。某些现代生活的部分可能会比较接近,但在宗教、传统文化、民族认同等方面则都有不同。商业的运作无疑国外比中国更成熟更理性,癫狂的热潮在中国也在慢慢退却,到了该思考的时候了。在不断的交流与思考中,中国青年艺术会走上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新民周刊》:最后,请你谈谈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宏大背景下,上海市政府及文化职能部门在培养青年艺术家方面,会有哪些具体措施?

张坚:继续办好上海青年美术大展,在调整与扩容的基础上争取为更多的青年人提供舞台,也为推动中国当代青年艺术的发展出一份绵薄之力。同时还将积极推动中国青年艺术家走向世界,将精心策划青年艺术展览推向海外。注重理论梳理,在举办展览的同时,计划举办论坛,出版文集,将十余年在办展过程中对中国青年艺术的思考落笔于文字,进行理性的爬梳与探索。

上海青年美术大展始终得到上海市委宣传部的高度重视,连续三届得到了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的扶持和资助,市文广局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关心。作为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重要展事和上海市民文化节的主要活动项目,展览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明园集团有限公司连续五届共同参与主办,提供财力并对参展的青年艺术家给予扶持和帮助。我相信,上海青年美术大展一定会越办越成功,成为上海文化活动的品牌项目,成为全国青年美术创作和展示的重要舞台。